显密文库 般若文海 大藏经 佛教音乐 在线抄经
佛教辞典
大藏经全文检索
佛教辞典总汇[在线阅读]
 
 选择要查阅的辞典
  佛学大词典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中国百科全书
  英汉对照词典
  三藏法数
  佛学常见辞汇
  法界次第初门
  法门名义集
  俗语佛源
  法相辞典
  翻译名义集
  佛学次第统编
  五灯会元
  南传佛教英文辞典
  历代名僧辞典
  阅藏知津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阿含辞典
  佛识慧集
 
【极微 】

 (术语)依有部宗之意,极微有三位:一极微之微,二色聚之微,三微尘也。极微之微者,色声香味触五境与眼耳鼻舌身五根等十色之最极微分也。是实色极少,不可更分,故光记名之为极微之微。对于色聚之微而谓之为实之极微。旧译云邻虚。然此极微非有色之体用,随而非现量所得,唯以慧渐渐分析而至于究竟者。唯是为慧眼之所行,而非眼见之现量得,故正理论称之为假之极微。色聚之微者,前色等之极微,聚合而成一物质上之最极微分也。前色声等十色,虽为实色,然非为单独生者。生时必彼此相依而俱生者。是为诸微之和聚体。故光记以之为假色。而是亦无色之体用,非眼见所得之现量体,故正理论以为假之极微(但此假实为一应之对论,依有部宗实义则所成之微色亦实体也,观下所引了义灯之文可知)。俱舍论四曰:‘色聚极细,立微聚名,为显更细于此者。(中略)八事俱生,随一不灭。’同光记曰:‘微聚是假,假聚依实。实有多少不同,是即约假聚,明有实数也。’又曰:‘应知微有二种:一色聚微,即极少八事俱生,不可灭也。二极微微,即色极少更不可分也。’观此可知也。然而俱舍论十二曰:‘分析诸色至一极微故,一极微为色极少。’此位之极微也,非第一位实之极微。不可混同。微尘者,眼见上之最极微也。前色聚之极微,上下四方之六方与中心,七微集聚,梵曰阿菟,又曰阿拏,俱舍论单译曰微,余处多曰极微。即七倍八事俱生之色聚极微,为一阿菟,即一微之量,是眼见上之最极点也。其眼见者非为人之肉眼,惟天眼与轮王眼及今生可得佛果之菩萨(如悉达太子)眼得见者。正理论称之为实之极微。此微更七倍名为金尘,七金尘名为水尘,七水尘名为兔毛尘。金尘者于金中往来无障者。水尘为往来水中之空隙者。兔毛尘为等于兔毛之端者。可以想象极微之量矣。俱舍论十一曰:‘七极微为一微量,积微至七为一金尘,积七金尘为水尘量,水尘积至七为一兔毛尘。’同光记曰:‘七极微为一量,微显细聚。梵云阿菟A&ndotblw;u,此名微,眼见色中最微细也。应知但为天眼轮王眼后有菩萨眼所见。’义林章五本曰:‘有体用中最极小者所谓阿拏,说此名极微。’然则一极微虽为二十事体和融满足之色体,然未为五识之境,必至七极微积聚成一阿拏色,始为五识之境也(天人等),即一阿拏色具百四十之事体。唯识了义灯二本曰:‘有宗云:以七极微成一拏色,然不涉入。各各相去一微,能所(能者极微,所者阿拏)俱实,即从拏色始五识得。若一一微唯意识得,非五识境。’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管理员信箱 alanruochu_99@126.com [沪ICP备050066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