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密文库
般若文海
大藏经
佛教音乐
在线抄经
佛教辞典
大藏经全文检索
佛教辞典总汇[在线阅读]
选择要查阅的辞典
佛学大词典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中国百科全书
英汉对照词典
三藏法数
佛学常见辞汇
法界次第初门
法门名义集
俗语佛源
法相辞典
翻译名义集
佛学次第统编
五灯会元
南传佛教英文辞典
历代名僧辞典
阅藏知津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阿含辞典
佛识慧集
【法相辞典】
1
一切
2
一时
3
一间
4
一肘
5
一弓
6
一苦
7
一乘
8
一受
9
一趣
10
一月
11
一年
12
一法
13
一谛
14
一行
15
一切种
16
一切施
17
一切戒
18
一切忍
19
一切智
20
一切慧
21
一剎那
22
一昼夜
23
一分摄
24
一大种
25
一种善
26
一向记
27
一种眼
28
一种意
29
一种色
30
一种声
31
一种香
32
一种味
33
一种触
34
一意识
35
一世界
36
一大劫
37
一中劫
38
一佛土
39
一分缘
40
一分摄
41
一分障
42
一来向
43
一来果
44
一福量
45
一趣性
46
一趣道
47
一切种施
48
一切种戒
49
一切种忍
50
一切种慧
51
一切种相
52
一切种识
53
一切门施
54
一切门戒
55
一切门忍
56
一切门慧
57
一切精进
58
一切静虑
59
一切爱语
60
一切利行
61
一切流转
62
一切寂止
63
一切法相
64
一切法空
65
一切自体
66
一切事苦
67
一切佛事
68
一向乐生
69
一向苦生
70
一向苦处
71
一百八受
72
一性散动
73
一种烦恼
74
一心剎那
75
一心见道
76
一分炭喻
77
一期四相
78
一剎那量
79
一切种子识
80
一切种妙智
81
一切种精进
82
一切种静虑
83
一切种利行
84
一切种爱语
85
一切种漏尽
86
一切门精进
87
一切门静虑
88
一切门爱语
89
一切门利行
90
一切所诠事
91
一分修作意
92
一切行共相
93
一切法共相
94
一切法定异
95
一来沙门果
96
一分半择迦
97
一处不相离
98
一向清净生
99
一切相妙智
100
一切法无自性
101
一切有漏共相
102
一切行皆寂止
103
一切行有三种
104
一切所知境界
105
一切种障碍法
106
一切种诸冥灭
107
一切种出离道
108
一切初新者性
109
一切语言寂静
110
一切契经略摄
111
一种身一种想
112
一生所系菩萨
113
一分修三摩地
114
一种所调伏界
115
一向趣寂声闻
116
一间补特伽罗
117
一因恭敬听法
118
一百八种爱行
119
一实极微不成
120
一生顺决择分
121
一座顺决择分
122
一向修奢摩他
123
一向不清净生
124
一切法皆无有二
125
一切法皆无自性
126
一切法皆不可言
127
一切法皆如幻等
128
一切法等于虚空
129
一切法有三种义
130
一切色略有四种
131
一切取断遍知论
132
一切种子有九种
133
一切同类可得相
134
一切异类可得相
135
一切烦恼永离系
136
一切有情有八种
137
一百一十二烦恼
138
一向净依止住食
139
一向修毗钵舍那
140
一来向补特伽罗
141
一来果补特伽罗
142
一切法相略有三种
143
一切法本性无分别
144
一切诸法皆无自性
145
一切诸法皆无有事
146
一切诸法无生无灭
147
一切诸法皆等虚空
148
一切诸法皆如幻梦
149
一切诸法皆无我性
150
一切诸行皆是无常
151
一切诸行皆悉是苦
152
一切种行无常苦想
153
一切诸受无余永灭
154
一切有情由食而住
155
一切有情皆依食住
156
一切有情皆依行住
157
一切有情业报证得
158
一切世间不可乐想
159
一切无为皆非实有
160
一切行因略有二种
161
一切遍行戏论粗重
162
一切苦中复有二苦
163
一切门苦中有四苦
164
一切种苦中有十苦
165
一切生身相续缘起
166
一切生身依持缘起
167
一切生身差别缘起
168
一切表业皆是假有
169
一切智者有五种相
170
一切菩萨正所求智
171
一切如来所说义智
172
一切律仪总有四种
173
一切色像皆入身中
174
一切有者谓十二处
175
一切遍行同行相应
176
一切见皆入二见中
177
一向有乐一向有苦
178
一类坚住相续而转
179
一向修学声闻藏戒
180
一眼见色二眼见色
181
一来果向及一来果
182
一切有情是如来藏等
183
一切如来由三事平等
184
一心一化与一心多化
185
一分离欲及具分离欲
186
一切皆有及一切皆无
187
一切见趣由三分建立
188
一一大地狱有十六增
189
一大种乃至一切大种
190
一所造色至五所造色
191
一切补特伽罗六位所摄
192
一切自体诸行皆悉无常
193
一切不现尽灭所作变异
194
一切不应记事不应思议
195
一切如理无间宣说圆备
196
一因生起诸法道理不成
197
一业引一生多业能圆满
198
一剎那业唯能引一众同分
199
一佛土中同时无二佛出世
200
一切如来唯于四法有增减相
201
一切如来所有三身有别无别
202
一世界中无二如来俱时出现
203
一因二缘令后有芽当得生长
204
一业多业牵引一身多身四分别
205
一切诸恶见趣由六因缘而得建立
206
一切色聚中一切时具有一切大种
207
一切法常或无常或非常非无常
208
一剎那业有现受生受后受差别
209
一切法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盘
210
一心剎那缘起与多心相续缘起差别
211
一来果已得未得菩提分等诸功德法
212
二法
213
二苦
214
二谛
215
二受
216
二界
217
二相
218
二锁
219
二处
220
二种满
221
二种空
222
二种苦
223
二种退
224
二种善
225
二种眼
226
二种意
227
二种色
228
二种声
229
二种香
230
二种味
231
二种触
232
二种想
233
二种有
234
二种舍
235
二种道
236
二种还
237
二种灭
238
二种转
239
二种业
240
二种名
241
二种义
242
二种论
243
二种愚
244
二十心
245
二取灭
246
二部结
247
二句答
248
二大种
249
二执受
250
二种种姓
251
二种契经
252
二种正法
253
二种法见
254
二种供养
255
二种出家
256
二种乞食
257
二种资粮
258
二种思惟
259
二种无障
260
二种胜行
261
二种真如
262
二种现观
263
二种空住
264
二种家家
265
二种解脱
266
二种正智
267
二种上流
268
二种究竟
269
二种杂染
270
二种我慢
271
二种无明
272
二种邪见
273
二种粗重
274
二种烦恼
275
二种上分
276
二种下分
277
二种受乐
278
二种存养
279
二种长养
280
二种退堕
281
二种行蕴
282
二种变坏
283
二种命终
284
二种生死
285
二种一切
286
二种地界
287
二种水界
288
二种火界
289
二种风界
290
二种神用
291
二种观待
292
二种慰问
293
二种时语
294
二种惭愧
295
二种非时
296
二种等起
297
二十种心
298
二十种法
299
二十二根
300
二十五谛
301
二十三谛
302
二十九事
303
二眼见色
304
二无我性
305
二道资粮
306
二足有情
307
二见名取
308
二取习气
309
二无心定
310
二种言教义
311
二种思思议
312
二种一切施
313
二种一切慧
314
二种瑜伽修
315
二种根律仪
316
二种安隐住
317
二种相应道
318
二种真实义
319
二种观行者
320
二种预流果
321
二种如实智
322
二种苦减果
323
二种不乱记
324
二种不相离
325
二种发心退
326
二种无量义
327
二十一种受
328
二十心相生
329
二定有别证
330
二无因生论
331
二种作犹豫法
332
二种证成道理
333
二种所学差别
334
二种清净种子
335
二种断随顺性
336
二种无倒建立
337
二种无倒作意
338
二种烦恼断果
339
二种加行方便
340
二种取骨锁相
341
二种八支圣道
342
二种解脱成就
343
二种无我论者
344
二种无我胜解
345
二种于断所证
346
二种一切精进
347
二种极成真实
348
二种一切利行
349
二种坚力持性
350
二种一切静虑
351
二种所调伏界
352
二种所对治义
353
二种意所生身
354
二种像似正法
355
二种杂染根本
356
二种杂染因缘
357
二种众苦根本
358
二种互相违法
359
二种愚夫之相
360
二种增上慢者
361
二种无因论者
362
二种自赞毁他
363
二种明触生法
364
二种道不同分
365
二种界差别性
366
二种识火所依
367
二种无数大劫
368
二种名施设执
369
二种补特伽罗
370
二种世俗梵志
371
二法能息斗争
372
二法能越众苦
373
二法速令心住
374
二因恭敬听法
375
二因悟入无常
376
二因起于常执
377
二因果无有退
378
二缘舍菩萨戒
379
二缘入无相定
380
二缘现见诸佛
381
二十二种发愤
382
二十二相观察
383
二十二根作业
384
二十二根建立
385
二十四种已生
386
二十四种粗重
387
二十八不正见
388
二心展转相缘
389
二门能正入修
390
二谛各有三种
391
二业四相差别
392
二众所作羯磨
393
二相成可乐性
394
二智知诸缘起
395
二事寻求见趣
396
二无心定同异
397
二缘说瑜伽论
398
二种空所对治义
399
二种到彼岸行义
400
二种施八相差别
401
二种依他起自性
402
二种受名为杂分
403
二十众所作羯磨
404
二十句萨迦耶见
405
二十种现行烦恼
406
二十七种正方便
407
二种佛教所应知处
408
二种菩萨最初发心
409
二种远离能速证真
410
二种转依证得所由
411
二种神通互相障碍
412
二种着有二种过患
413
二因缘故大海水咸
414
二相了知一切杂染
415
二十二根诸门分别
416
二十二根三性分别
417
二十二根差别分别
418
二十二根三界系别
419
二十二根三界分别
420
二十二根三断分别
421
二十二根依处分别
422
二十二根何等根分
423
二十二根五法所摄
424
二十二根立根所由
425
二十二根各为增上
426
二十四种不相应行
427
二十七种成熟方便
428
二十七种补特伽罗
429
二十七种称赞功德
430
二无心定由三缘生
431
二无心定无想异熟
432
二种遍计所执自性执
433
二种略义及二种广义
434
二失坏因有二种失坏
435
二地断二愚及彼粗重
436
二见道与六现观相摄
437
二十种菩萨说正法相
438
二十随烦恼三性分别
439
二十随烦恼三界所摄
440
二十随烦恼下上相起
441
二十随烦恼假实分别
442
二十随烦恼受俱分别
443
二十随烦恼下上相达
444
二十随烦恼三学分别
445
二十随烦恼三断分别
446
二十二天上下相去量
447
二法能摄一切诸戏论事
448
二法能坏增上心学慧学
449
二法速能引发一切胜德
450
二种于清净道惊怖因缘
451
二法令修善者时无虚度
452
二法令观行者梵行速满
453
二法令修断者得安乐住
454
二种教授教诫相违之法
455
二法能令作者得自他利
456
二种师及弟子甚希奇法
457
二种处大集会宣说正法
458
二种游爱行路果相差别
459
二种于诸念住无有失坏
460
二种法嗢柁南增上行欲
461
二种离增上慢观无我见
462
二种决定转诸佛无自在
463
二障粗重皆有三位断义
464
二缘不能修习四种念住
465
二相分别法相摩怛理迦
466
二相观察一切杂染清净
467
二十随烦恼与五别境俱
468
二十二根实非实有分别
469
二十二根有漏无漏分别
470
二法能令根熟者速证通慧
471
二种于涅盘清净惊怖因缘
472
二种行非利益行补特伽罗
473
二种五种杂染幷五种因相
474
二十种得三摩地所对治注
475
二十随烦恼皆通俱生分别
476
二十随烦恼俱不俱起分别
477
二十二根有无异熟等分别
478
二十二根异熟非异熟分别
479
二智能令见清净及见善清净
480
二法能令同梵行者得安乐住
481
二法能令根熟有情速入现观
482
二法能违世出世间正行境界
483
二法极障现观及彼二种对治
484
二种乐往世间道发起加行者
485
二十二种愚痴及十一种粗重
486
二十八种补特伽罗品类差别
487
二十二根四静虑四无色分别
488
二十二根有异熟无异熟分别
489
二十二根几能证得何沙门果
490
二种缘起及愚二缘起所有过失
491
二十随烦恼与十烦恼俱不俱起
492
二十一种想俱行修诸觉支差别
493
二十二根未至地与根本地分别
494
二十随烦恼与八识俱不俱起分别
495
二法能令有情入谛现观或根成熟
496
二法心善解脱诸阿罗汉内自所证
497
二种于如来所称扬赞叹甚希奇法
498
二转依果具不思议善常安乐诸德
499
二门二时二地所有诸欲能障三种等持
500
七谛
页数:1/30 每页显示:500条 总数:14694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一页
转到:
第1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管理员信箱 alanruochu_99@126.com
[沪ICP备050066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