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密文库 般若文海 大藏经 佛教音乐 在线抄经
佛教辞典
大藏经全文检索
佛教辞典总汇[在线阅读]
 
 选择要查阅的辞典
  佛学大词典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中国百科全书
  英汉对照词典
  三藏法数
  佛学常见辞汇
  法界次第初门
  法门名义集
  俗语佛源
  法相辞典
  翻译名义集
  佛学次第统编
  五灯会元
  南传佛教英文辞典
  历代名僧辞典
  阅藏知津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阿含辞典
  佛识慧集
 
【毗跋耶斯 】

  此云四念处。念即是观,处即是境。智论释曰:初习善法,为不失故,但名念;能转相转心,故名为想;决定智无所疑,故名智。大经云:更有新医,从远方来,晓八种术,谓四枯四荣。言四枯者,人于五阴起四倒见,于色计净,于受计乐,想行计我,心起常见。故令修四念处,破其四倒。初观身不净,一切色法,名之为身,己名内身,眷属及他名外身,若己若他名内外身。此三种色,大论明五种不净:一、生处,是身为臭秽,不从莲华生,亦不从薝卜,又不出宝山。二、种子不净,是身种不净,非余妙宝物,不由净白生,父母邪想有。三、自性不净,地水火风质,能变为不净,倾海洗此身,不能令香洁。四、自相不净,种种不净物,充满于身内,常流出不止,如漏囊盛物。五、究竟不净,审谛观此身,终必归死处,难御无反复,背恩如小儿。二、观受是苦,意根受名内受,五根受名外受,六根受名内外受。于一根有顺受、违受、不违不顺受。于顺生乐受,于违生苦受,于不违不顺生不苦不乐受。乐受是坏苦,苦受是苦苦,不苦不乐受是行苦。诸受粗细,无不是苦。三、观心无常。心王不住,体性流动,今日虽存,明亦难保。山水溜,斲石光;若不及时,后悔无益。四、观法无我。法名轨则,有善法、恶法、无记法,人皆约法计我,我能行善、行恶、行无记。此等法中,求我决不可得。龟毛兔角,但有名字,实不可得。故经云:起唯法起,灭唯法灭。但是阴法起灭,无人无我,众生寿命,是名无我。此说别相念处,总相念处者,缘一境总为四观,此中应四句料简,一、境别观别(如上别说),二、境别观总,三、境总观别(此二是总相念处之方便),四、境观俱总,是总相念处。若作一身念处观,或总二阴,乃至总五阴,是名境总观别也。受心法念,亦复如是。阿毗昙中,明三种念处,谓性、共、缘,对破三种外道。四教义云:一、性念处。智论云:性念处是智慧性;观身智慧是身念处,受心法亦如是。解者不同,有但取慧数为智慧性,即是性念处。南岳师解观五阴理性,名性念处。故杂心偈:是身不净相,真实性常定,诸受及心法,亦复如是说。二、共念处。智论云:观身为首,因缘生道,若有漏、若无漏;受心法念处亦如是。解者不同,有师解云:共善五阴,诸善心数法,合明念处。若南岳师解,即是九想、背舍、胜处,诸对治观门,助正道开三解脱故,名为共念处。故经云:亦当念空法,修心观不净,是名诸如来,甘露灌顶药。三、缘念处。有师解通一切所观境界,皆名缘念处观;有言十二因缘境;有言慈悲所缘境。若南岳师解:缘佛教说,所诠一切阴入界,四谛、事理、名义、言语、音词、因果、体用,观达无碍,能生四辩。于一切法,心无所碍,成无疑解脱,是缘念处观也(明小乘境)。若依大乘以明四荣。如后分云:阿难!如汝所问佛涅槃后依何住者?阿难!依四念处严心而住。观身性相同于虚空,名身念处;观受不在内外,不住中间,名受念处;观心但有名字,名字性离,名心念处;观法不得善法,不得不善法,名法念处。华手经云:一切诸法皆名念处,何以故?一切诸法常住自性,无能坏故。斯乃即法是心,即心是法,皆同一性,性岂能坏乎?

[翻译名义集 - 宋·普润法云]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管理员信箱 alanruochu_99@126.com [沪ICP备050066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