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密文库 般若文海 大藏经 佛教音乐 在线抄经
佛教辞典
大藏经全文检索
佛教辞典总汇[在线阅读]
 
 选择要查阅的辞典
  佛学大词典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中国百科全书
  英汉对照词典
  三藏法数
  佛学常见辞汇
  法界次第初门
  法门名义集
  俗语佛源
  法相辞典
  翻译名义集
  佛学次第统编
  五灯会元
  南传佛教英文辞典
  历代名僧辞典
  阅藏知津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阿含辞典
  佛识慧集
 
【摩[少/免]舍喃 】

  大论:此云人。法苑云:人者,忍也。于世违顺,情能安忍。孔子曰:人者,仁也。礼记曰:人者,天地之心,五行之端。周书云:惟人万物之灵。孔安国云:天地所生,惟人为贵。今谓若无善因,奚感美报?言善因者,谓五戒也。一不杀戒,常念有情,皆惜身命,恕己慜彼,以慎伤暴。二不盗戒,不与私取,是为偷盗,义既非宜,故止攘(汝阳切)窃。三不邪淫,女有三护,法亦禁约,守礼自防,故止罗欲。四不妄语,覆实言虚,诳他欺自,端心质直,所说诚实。五不饮酒,昏神乱性,酒毒颇甚,增长愚痴,故今绝饮。原佛五戒,本化人伦,与儒五常,其义不异。不杀即仁,不盗即义,不淫即礼,不妄语即信,不饮酒即智。故梵摩喻经曰:为清信士,守仁不杀,知足不盗,贞洁不淫,执信不欺,尽孝不醉。当以意解,勿执名别。又四分律,明受五戒,分四种异:但受三归,名无分优婆塞;或受一戒,名少分优婆塞;受二三四,名多分优婆塞;具受五戒,名满分优婆塞。其如五戒全缺,则人间之路终不复生。以此五戒,是大小乘尸罗根本。故经云:五戒者,天下大禁忌。若犯五戒,在天违五星,在地违五岳,在方违五帝,在身违五藏。故佛成道,未转法轮,先为提谓,授五戒法,号曰人乘,居五乘首。由兹五戒,超出三涂,取运载义,以立乘名。古师通漫称人天教,天台谓无诠理破惑之功,不得名为教矣。嵩辅教编,罔究名义,立二种教:一曰世教,二出世教。指人天乘,名曰世教,斯恣胸臆,而戾祖教。今谓三教立名,义意各异。且儒宗名教者,元命包云:教之为言效也。上行之,下效之。此以下所法效名教。道家名教者,老子云: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此寄教名,而显无为。释氏名教者,四教义云:说能诠理,化转物心,故言教也。化转有三义:一转恶为善;二转迷成解;三转凡成圣。所言诠理者,藏通二教,诠真谛理,别圆二教,诠中道理。良以如来依理而立言,遂令群生修行而证理。故佛圣教,是出世法,不可妄立世教之名。问:所诠中道,为指何法?答:如辅教云:夫大理者,固常道之至。谓此大理,是本始二觉也。今评本始二觉,虽理智圆融,既名为觉,正从智立,所以经云本觉明妙。又本始二觉,分别言之,属生灭门。故起信云:是心生灭因缘相,能示摩诃衍自体相用故。所诠之理,属真如门。故起信云:是心真如相,即示摩诃衍体故。此乃对事拣理。若约即事说理,理性无体,全依无明。无明无体,全依法性。就此相即之义,则指无明为所诠理。由兹教理,是吾宗之纲纪,故寄人乘辨梗[既/木]也。

[翻译名义集 - 宋·普润法云]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管理员信箱 alanruochu_99@126.com [沪ICP备050066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