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密文库 般若文海 大藏经 佛教音乐 在线抄经
佛教辞典
大藏经全文检索
佛教辞典总汇[在线阅读]
 
 选择要查阅的辞典
  佛学大词典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中国百科全书
  英汉对照词典
  三藏法数
  佛学常见辞汇
  法界次第初门
  法门名义集
  俗语佛源
  法相辞典
  翻译名义集
  佛学次第统编
  五灯会元
  南传佛教英文辞典
  历代名僧辞典
  阅藏知津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阿含辞典
  佛识慧集
 
【佛教图书馆 】

根据文献之记录及遗迹之考证,可知早期印度佛教寺院中,如那烂陀寺(梵Na^landa )等,并无书库之设施。五世纪时,佛音(梵Buddhaghos!a )曾于锡兰大寺(梵Maha^ -Viha^ra ,巴同)注释该寺所传之三藏。至十三世纪,伊斯兰教徒侵入印度,大举破坏超戒寺(梵Vikramas/ila^ )等之藏书。此外,据隋代阇那崛多之记载,西域斫句迦王宫寺藏有丰富之大乘经籍。

 于我国,自南北朝开始即有‘经藏’之造立。经藏,即收藏一切佛教典籍之书库,又称经楼、经库、经堂、经阁、法宝殿、转轮藏、毗卢殿等。一般寺院中,收藏佛典之方式通常有两种,一种为‘轮藏’,即于经棚中设置机轴,以供回转;另一种为普通排排并列之书架。经堂内之正面多安置梁朝善慧大士傅翕之像或文殊菩萨像,此盖因轮藏之设立,系始于傅大士之故。

 据广弘明集卷二十二所录之‘周经藏愿文’及隋炀帝之宝台经藏愿文,可知在六朝之时,经藏早已普遍流行。另据唐代楼颖所编撰‘善慧大士录’之记载,则傅翕造立轮藏之事缘了然可见:傅翕以经目繁多,非寻常之人所可遍读,乃于山中建立大层龛,每一柱皆有八面,内中收存诸经,以机轴转动之,运行无碍,称为轮藏,并发愿言:‘愿登藏门之人,生生世世不失人身;或有发菩提心者,竭尽志诚以推动轮藏,则其所得功德亦无异于持诵诸经。’以此因缘,后世凡有造立轮藏,皆设傅大士之像。又所造立傅大士之像,多为头戴道冠、肩披释服、足蹑儒鞋之像,此盖傅翕生前显现儒释道三家和会之真实风貌。傅大士像左右两侧之童子像乃傅大士之二子,即左边之普建,右边之普成。除上记外,另亦有列置运转轮藏之八大神将,表示天龙八部;或其他四天王、梵天、帝释天、金刚,乃至手持刀剑之天魔鬼神等像,皆用表护持经法、不令其轮停转之义。

 自南北朝以降,轮藏、经藏既已普遍流行,全国各大寺院渐于诸堂伽蓝增建经楼,是为总集一山一寺历代相承法宝经典之馆库。据十不二门指要钞卷上载,五代之时,由于吴越王钱氏之笃信佛教,曾敕令天台之德韶国师建立经藏,不数年,仅于杭州一州即有十所经藏,当世经藏普遍之情形,由此可以想见。至宋代以后,又因大藏经之开版,各地珍藏藏经之经楼更属必要之建筑。通常规模较大之经楼,其内所珍藏者并不限于大藏经或佛教典籍,举凡资益于研习内学之传统世典,皆为藏纳之列。尤以现代各大佛教道场中之图书馆,除藏经、一般佛典、佛教丛书、期刊杂志、辞典类书,及传统世典外,更搜集大量当代有关思想、哲学、宗教、语文等之中外名著。

 在日本,自佛教传入后,写经之风鼎盛,故多模仿我国造立经藏,如法隆寺经藏、东大寺劝学院经库、东大寺法华堂经库、唐招提寺经藏。据药师寺缘起载,寺内所置经楼,长三丈七尺,宽二丈五尺,柱高三丈,可以想见其构筑之巨大。日本经藏之型态,有单层者,如醍醐寺经藏、中尊寺经藏;有‘校仓造’者,如东大寺、唐招提寺;然大多数为重层之建构,形制较复杂,有方五间、方三间、三间三面、三间二面等不一而足。日本经藏亦多模仿我国于堂内安置傅大士之像,间亦有奉置释迦坐像及胁侍二菩萨像、传教大师(日本天台宗之祖最澄)像等。[佛祖统纪卷三十四、护法录卷四、卷五、释门正统塔庙志、考信录卷四]



[佛学大词典]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管理员信箱 alanruochu_99@126.com [沪ICP备050066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