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密文库 般若文海 大藏经 佛教音乐 在线抄经
佛教辞典
大藏经全文检索
佛教辞典总汇[在线阅读]
 
 选择要查阅的辞典
  佛学大词典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中国百科全书
  英汉对照词典
  三藏法数
  佛学常见辞汇
  法界次第初门
  法门名义集
  俗语佛源
  法相辞典
  翻译名义集
  佛学次第统编
  五灯会元
  南传佛教英文辞典
  历代名僧辞典
  阅藏知津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阿含辞典
  佛识慧集
 
【妄尽还源观 】

全一卷。唐代法藏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全称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本书分为六门,前三门述说圆顿之妙解,后三门正明观法;全书乃教修华严之观法,而还归于一心之本源。据卷末所附宋代净源之重校记载,孤山智圆法师依唐中书舍人高郢之北塔铭序,以本书为杜顺所作,然净源依唐丞相斐休所述之妙觉塔记所载,则认为本书系贤首(法藏)所作。盖从文中屡次引用新译华严经而论,可知本书当系贤首晚年之作。

 贤首认为华严经义富博宏深,难究至极,故统收玄奥,囊括大宗,叙述妄尽还源观六门,以令后学修习观法,断除诸妄,复归真源。六门为:

 (一)显一体,谓显示一切诸法即是自性清净圆明之体。

 (二)起二用,谓依上述之净体而起二用,即:(1)海印森罗常住用,谓入于海印三昧,寂照真如本性,妄尽心澄,众德并现。(2)法界圆明自在用,谓入于华严三昧,寂照法界本体,众德具足,圆融无碍。

 (三)示三遍,谓依上述之二用,而示现三遍性,一一普周于法界,即:(1)一尘普周法界遍,谓尘无自性,依真理而成立,于一一尘中,皆见法界。(2)一尘出生无尽遍,谓尘依真理而起,真理具足众德,故依真起用时,万法繁兴而无尽。(3)一尘合容空有遍,谓尘无自性(即空),而幻相宛然(即有),于一一尘中,事理该罗,容纳无碍。

 (四) 行四德,谓依上述一尘能遍之境而修行四德,即:(1)随缘妙用无方德,谓随顺机缘起万千妙用,神变莫测。(2)威仪住持有则德,谓整肃威仪,阐扬教法,拯物导迷,以为轨范。(3)柔和质直摄生德,谓慈悲平等,质直无伪,而以正法摄化众生。(4)普代众生受苦德,谓众生受苦无量,常怀悲愍救度之心。

 (五) 入五止,谓依上述四德之行而修五止,即:(1)照法清净离缘止,谓观照真俗二谛之法,乃空有不二,清净虚廓,智境双亡。(2)观人寂泊绝欲止,谓观五蕴之身本空,寂然淡泊,诸欲皆尽。(3)性起繁兴法尔止,谓依体起用,应用万化,任运常然。(4)定光显现无念止,谓入于光明炳现,内外洞彻,无思无虑之止中。(5)理事玄通非相止,谓真性之理,幻相之事,隐显俱融,性相双泯。

 (六) 起六观,谓依上述五止而修六观,即:(1)摄境归心真空观,谓观一切诸法唯一心所造,境本空寂,无有实体。(2)从心现境妙有观,谓依体起用,具修万行,庄严佛土,成就报身。(3)心境秘密圆融观,谓心与境圆融无碍,心境双融,了无迫隘。(4)智身影现众缘观,谓智身唯一,能显现众缘,犹如日轮照现,众皆能见。(5)多身入一镜像观,谓以大止妙观之法力加持,而能一身变化多身,多身入于一身,如镜现像,无有障碍。(6)主伴互现帝网观,谓以一身为主,多身为伴,主伴互现,重重无尽,如帝释之珠网,光光交映,无有穷尽。



[佛学大词典]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管理员信箱 alanruochu_99@126.com [沪ICP备050066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