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密文库 般若文海 大藏经 佛教音乐 在线抄经
佛教辞典
大藏经全文检索
佛教辞典总汇[在线阅读]
 
 选择要查阅的辞典
  佛学大词典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中国百科全书
  英汉对照词典
  三藏法数
  佛学常见辞汇
  法界次第初门
  法门名义集
  俗语佛源
  法相辞典
  翻译名义集
  佛学次第统编
  五灯会元
  南传佛教英文辞典
  历代名僧辞典
  阅藏知津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阿含辞典
  佛识慧集
 
【正量部 】

梵名Sammati^ya 或Sammiti^ya,巴利名Sammitiya 或Sammiti。小乘二十部之一,或小乘十八部之一。又作三眉底与、三摩提、式摩、弥离底、弥离、圣正量部、正量弟子部、一切所贵部、三弥底部、沙摩帝(梵Sammati^ya )、三密栗底(梵Sammr!ti )、阿离耶三密栗底尼迦耶(梵A^rya -sammr!ti-nika^ya )。佛灭后三百年,与法上部、贤胄部、密林山部同时自上座犊子部分出之学派。据异部宗轮论述记所载,以其刊定是非故谓之量,量无邪谬故谓之正,盖从其所立法义而得部名。

 关于此部名称之来由,另据三论玄义载,此部为大正量罗汉之弟子,故称正量弟子部。据西藏所传清辨(梵Bhavya )之教团分裂详说(Sde-patha-dad-par-byed-pa dan% rnam-par-bs/ad-pa),谓此部之祖为 Sammata,故称 Sammati^ya。关于此部之起源,诸传多主张出自犊子部,文殊师利问经则谓出自贤部(贤胄部)。出三藏记集卷三‘新集律分为十八部记录’谓出自迦叶维部。

 据大唐西域记所载,七世纪中叶,玄奘入印度时,正量部之传布仅次于说一切有部,盛行于中、南、西印等地。教义主要载于三弥底部论三卷,所倡导之人、我实有论与犊子部相同。另如俱舍论卷三、卷五、卷十三,及梁译摄大乘论释卷二、随相论等书中亦述及此部之教说。

 正量部教理与犊子部差异不大,唯生灭论为其特色所在。主张大凡事物之生灭有主因、客因二种原因。主因系生、住、异、灭等四相中之生与灭,客因即种种因缘。而生时,须要主客二因,灭时则不同。譬如心、心所,仅有主因,不相应行及色等则须主客二因。‘灭’须要客因,系由于诸行有暂住,或刹那灭之故。[舍利弗问经、部执异论、十八部论、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本、俱舍论光记卷十三、多罗那他印度佛教史、巴利本论事(Katha^vatthu)]



[佛学大词典]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管理员信箱 alanruochu_99@126.com [沪ICP备050066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