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密文库 般若文海 大藏经 佛教音乐 在线抄经
佛教辞典
大藏经全文检索
佛教辞典总汇[在线阅读]
 
 选择要查阅的辞典
  佛学大词典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中国百科全书
  英汉对照词典
  三藏法数
  佛学常见辞汇
  法界次第初门
  法门名义集
  俗语佛源
  法相辞典
  翻译名义集
  佛学次第统编
  五灯会元
  南传佛教英文辞典
  历代名僧辞典
  阅藏知津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阿含辞典
  佛识慧集
 
【出三藏记集 】

凡十五卷。南朝梁代僧祐(445~518)撰。又作出三藏记集录、梁出三藏集记、出三藏集记、出三藏记、僧祐录。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五册。系集录后汉至南朝梁代之际所翻译经律论等之缘由、目录及翻译之同异、序跋等,并附译经者之传记。

 内容共分五部:(一)缘起,收录有关三藏成立之缘由,共五篇,合为一卷。(二)名录,以新集撰出经律论录为中心,另合并其他十七篇目录而成,共四卷(卷二~卷五)。其中包含东晋道安(312~385)所作综理众经目录中之古异经录、失译经录、凉土异经录、关中异经录、疑经录等。道安之综理众经目录乃我国最早之经录,于今虽已不存,然对本书之成立,提供不少重要资料,例如十七篇中之新集安公注经及杂经志录、小乘迷学竺法度造异仪记、长安睿法师喻疑等,皆为我国佛教学者对佛教圣典提出看法之珍贵文献。(三)经序,收载一一○种序、后记,共六卷(卷六~卷十一)。为有关圣典之传来、翻译、研究、流布等史实之基础资料,而为了解佛教传入中国初期时教理之途径,此在思想史上具有极大之意义。(四)杂录,收载宋明帝敕中书侍郎陆澄撰法论以下十书之序及其目录,收于卷十二。其中,最初之法论目录收集古来之法论集,将总共一○三卷之论文集,依其内容分类为法性集、觉性集、般若集、法身集、解脱集、教门集、戒藏集、定藏集、慧藏集、杂行集、业报集、色心集、物理集、录序集、杂论集、邪论集等十六种目录,为南北朝初期佛教学重要论题之集录,故颇受学者之重视。(五)列传,为三十二位译经家之传记,共三卷(卷十三~卷十五)。虽非完备之僧传,然却成为日后宝唱名僧传与慧皎高僧传之先驱。

 僧祐之著作,现存者除本书之外,尚有弘明集、释迦谱。僧祐虽为一位推弘‘十诵律’之学者,然在文献资料之收集整理上贡献至钜。本书为有关汉文经典现存最古之经录,如道安之综理众经目录一书亦必透过本书,方能窥见其经纬。本书虽分为异译、失译、疑经等项目,但于内容上则尚未作大小乘之分别。由于本书编纂于南朝之都建康,故所记述之内容不免偏重于南方而较疏忽北方。后世之法经录卷七与开元释教录卷十虽曾指摘本书之缺点与误谬,然却无损于其在中国佛教史学上之价值。本书在明朝南藏本为十五卷,北藏本为十七卷。北藏本原缺卷六,而将卷六作为卷七,又将卷十二分为两卷;然在内容上,南北藏本并无差异。[出三藏记集卷首自序、译经总录(常盘大定)、经录研究(林屋友次郎)]



[佛学大词典]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管理员信箱 alanruochu_99@126.com [沪ICP备050066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