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密文库 般若文海 大藏经 佛教音乐 在线抄经
佛教辞典
大藏经全文检索
佛教辞典总汇[在线阅读]
 
 选择要查阅的辞典
  佛学大词典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中国百科全书
  英汉对照词典
  三藏法数
  佛学常见辞汇
  法界次第初门
  法门名义集
  俗语佛源
  法相辞典
  翻译名义集
  佛学次第统编
  五灯会元
  南传佛教英文辞典
  历代名僧辞典
  阅藏知津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阿含辞典
  佛识慧集
 
【戈壁 】

蒙古语 gobi,意为难生草木之沙漠。又称戈壁滩、戈壁沙漠。东至大兴安岭,西接帕米尔高原,可分为哈密以东之戈壁沙漠本部与哈密以西之塔克拉马干( Takla Makan)沙漠两部分,纵约二百余公里,宽约千余公里。此地遍布积沙,且多盐分,春夏之交,常起狂风,致令沙阜一夕数迁,故又称为流沙。其土性干燥,禽兽不繁,杳无人迹,是为不毛之地,法显之佛国记曾描述自敦煌至罗布泊湖畔之鄯善国(楼兰)间之行程(大五一·八五七上):‘沙河中,多有恶鬼热风,遇则皆死,无一全者。上无飞鸟,下无走兽。(中略)唯以死人枯骨为标帜耳。’然亦有低湿之区,水草萌生,宜于畜牧,或湖泽满布,有鱼盐之利,西域诸国即依此维生。概言之,新疆沙漠较蒙古沙漠尤为荒凉。

 敦煌以西之东土耳其斯坦古国,即横卧于塔克拉马干沙漠,西接帕米尔高原,南临昆仑山,北邻天山,为自印度、西域诸国至我国的传法、传经必经之地。东行而入我国之译经家,如安息之安世高、昙无谶、月支之支娄迦谶、龟兹之佛图澄等;或我国西行求法之高僧大德,如魏之朱子行、东晋之法显、北魏之惠生、宋云、唐之玄奘等,莫不缘此沙漠之北道、南道。北道系经塔里木盆地北侧,沿天山山脉蜿蜒而行之路线,即抵疏勒后复经龟玆、焉耆、高昌诸国而东进;南道沿塔里木盆地南侧,由疏勒经莎车、于阗而东进。另如法显则穿越塔里木盆地中央之塔克拉马干,至南道之于阗再西行,后世称为中道。南北二道均横越帕米尔高原,而于罗布泊湖畔之楼兰会合,即可经由敦煌、酒泉、张掖、武威而直抵长安、洛阳,使间接传至我国之佛教,得以经此而有直接之交流。[中国佛教发展史第一篇第一章(中村元)](参阅‘西域佛教’2581、‘佛教入传路线’2669)



[佛学大词典]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管理员信箱 alanruochu_99@126.com [沪ICP备050066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