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密文库 般若文海 大藏经 佛教音乐 在线抄经
佛教辞典
大藏经全文检索
佛教辞典总汇[在线阅读]
 
 选择要查阅的辞典
  佛学大词典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中国百科全书
  英汉对照词典
  三藏法数
  佛学常见辞汇
  法界次第初门
  法门名义集
  俗语佛源
  法相辞典
  翻译名义集
  佛学次第统编
  五灯会元
  南传佛教英文辞典
  历代名僧辞典
  阅藏知津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阿含辞典
  佛识慧集
 
【五位七十五法 】

为俱舍宗对一切法之分类。一切事象可分七十五种类别,概分之为五大类。此七十五种类别与种种形象相应,即以心为主体,由相对关系之立场而说明一切现象与超现象。即:(一)色法(指一切物质),即眼、耳、鼻、舌、身等感觉作用及其所对应之色、声、香、味、触,与不能表示其实体之无表色,凡十一种。(二)心法(心的作用之主体)一种,即六识心王。(三)心所有法(略称心所,即心之作用)凡四十六种,概分为:(1)大地法(与一切心相应之作用),有受、想、思、触、欲、慧、念、作意、胜解、三摩地等十种。(2)大善地法(仅与一切善心相应之心所),有信、不放逸、轻安、舍、惭、愧、无贪、无嗔、不害、勤等十种。(3)大烦恼地法(与一切不善心,及虽非恶非善,却有碍于道的心相应之心所),有痴、放逸、懈怠、不信、惛沈、掉举等六种。(4)大不善地法(与一切不善心相应之心所)有无惭、无愧等两种。(5)小烦恼地法(与无明相应,而不能同时升起两种以上之心所),有忿、覆、悭、嫉、恼、害、恨、谄、诳、憍等十种。(6)不定地法(不定相应,即上述各心所之外者),有寻、伺、睡眠、恶作、贪、嗔、慢、疑等八种。(四)心不相应行法(非色法,亦非心、心所之存在),有得、非得、众同分、无想、无想定、灭尽定、命根、生、住、异、灭、名身、句身、文身等十四种。(五)无为法(本身既无生灭之变化,亦不因任何作用而升起生灭变化),有虚空、择灭、非择灭等三种。

 其中,心所有法之分类与数目,与大毗婆沙论、顺正理论卷十一等所列举者稍异。又七十五法若就色、非色分别,色法十一种为色,余六十四法是非色;若就有对、无对分别,五根与五境为有对,余六十五法是无对;若就有为、无为分别,前七十二法为有为,后三种是无为;若就相应、不相应分别,心与心所法等四十七种为相应,余二十八种是不相应;若就四大种所造、非所造分别,眼等五根、色、声、香、味及无表为所造,触通所造、非所造,余六十四法是非所造。若就谛、非谛分别,七十三法是谛,虚空与非择灭为非谛。[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二、卷七十五、入阿毗达磨论卷上、维摩经疏庵罗记卷十八、俱舍论光记卷四、俱舍论法宗原](参阅‘七十五法’88)



[佛学大词典]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管理员信箱 alanruochu_99@126.com [沪ICP备050066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