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密文库 般若文海 大藏经 佛教音乐 在线抄经
佛教辞典
大藏经全文检索
佛教辞典总汇[在线阅读]
 
 选择要查阅的辞典
  佛学大词典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中国百科全书
  英汉对照词典
  三藏法数
  佛学常见辞汇
  法界次第初门
  法门名义集
  俗语佛源
  法相辞典
  翻译名义集
  佛学次第统编
  五灯会元
  南传佛教英文辞典
  历代名僧辞典
  阅藏知津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阿含辞典
  佛识慧集
 
【不动十四根本印 】

又作根本印明。乃密教不动明王之十四印契。十四印之次第、印相,诸经轨之说略异。据不动立印轨所载之十四种,即:(一)根本秘密印,又作针印、独钴印。即二手内缚,二拇指置于二无名指之侧,二中指之头置于二拇指之面,二食指竖合。二食指表示剑,二拇指、二无名指表示索;或二无名指、二中指表示四魔,以二拇指压之,表示降伏四魔之义。(二)宝山印,即二手内缚,二拇指入于掌中,为盘石之座,表示不动转之义。(三)头印,二手作金刚拳,仰右拳,左拳覆加其上。此为结发之形。(四)眼印,二手内缚,二拇指入掌,二食指竖合,以印置于两眼及眉间,表示三部之智,或两部及不二之智眼。(五)口印,二小指相叉于内,二无名指压于小指之叉间,二中指并伸,二拇指各加于无名指之甲,二食指各加于中指之甲。以印置于口,或以二拇指为下唇,二中指、二食指为上唇,其间为口之形,此为大空三昧之口;现出二小指之端,表示二牙之形。(六)心印,二手虚心合掌,二食指、二拇指作如弹指状,即与大慧刀印相同。心印为不动尊之干栗驮心,表示心中之万德。(七)四处加持印,又作甲印。二手虚心合掌,立二中指,其状如幢,二食指置于中指之初节,二无名指作宝形,二小指、二拇指散立,印于心、两肩、喉等四处而散于顶上。以此印加持身之四处,即成不动之身。(八)师子奋迅印,如前之印,开立右食指而摇动之,为师子奋迅之形。师子表示菩提心。(九)火焰印,以右手之拇指加于中指、无名指之甲,立食指,抵左掌中指之根。为以佛大悲之教风,引发众生智火之义。(十)火焰轮止印,又作制火印、遮火印。两手拇指各出于食指、中指之间,两手作拳、背合,若风(食指)近于火(中指),则火弥盛,火风之间置空(拇食),则火自灭。即表示以大空之智灭业烦恼之火。(十一)商佉(法螺)印,左右拇指各加于无名指、小指,二中指竖合,右食指附于中指之节,左食指开竖。法螺即说法之义。(十二)渴哦(剑)印,诸轨及大日经密印品之说皆同。左手舒展食指、中指,以拇指压小指之甲,作刀鞘状,右手亦如是作刀状。鞘之手上仰,刀之手覆下,置于鞘之手上。此印之中、食二指表示不动之身;或无名指、小指加于拇指,表示两部之大日。(十三)罥索印,以右拇指加于中、无名、小三指之甲,竖食指,入左掌,以左手中、无名、小三指握之,左手拇指、食指相捻如环,表示明王所持之索。(十四)三股金刚印,以右拇指加于食指之甲,舒展其余三指,状如三股。[底哩三昧耶经、不动使者法]



[佛学大词典]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管理员信箱 alanruochu_99@126.com [沪ICP备050066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