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密文库 般若文海 大藏经 佛教音乐 在线抄经
佛教辞典
大藏经全文检索
佛教辞典总汇[在线阅读]
 
 选择要查阅的辞典
  佛学大词典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中国百科全书
  英汉对照词典
  三藏法数
  佛学常见辞汇
  法界次第初门
  法门名义集
  俗语佛源
  法相辞典
  翻译名义集
  佛学次第统编
  五灯会元
  南传佛教英文辞典
  历代名僧辞典
  阅藏知津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阿含辞典
  佛识慧集
 
【尸罗 】

梵语s/i^la,原由动词语根 s/i^l(履行之义)转来之名词,含有行为、习惯、性格、道德、虔敬等诸义。为六波罗蜜中之‘戒行’,乃佛陀所制定,令佛弟子受持,以为防过止恶之用。其语意,除上举之外,据杂阿毗昙心论卷十载,另有:修习、正顺、三昧、清凉、安眠等义。大毗婆沙论卷四十四则举出:清凉、安眠、数习、得定、隧嶝、严具、明镜、阶陛、增上、头首等十义。就‘清凉’一义而言,盖身、口、意三业之罪能使修行者焚烧热恼,戒则能止息热恼,令得安适,故称清凉。此外,其他经论亦有异解,然大抵皆以防过止恶为其本义。大智度论卷十三(大二五·一五三中):‘尸罗,好行善道,不自放逸,是名尸罗。或受戒行善,或不受戒行善,皆名尸罗。’阿毗达磨俱舍论卷十四(大二九·七三上):‘能平险业,故名尸罗,训释词者,谓清凉故,如伽他言,受持戒乐,身无热恼,故名尸罗。’[发菩提心经论卷上、菩提资粮论卷一、玄应音义卷十四](参阅‘戒’2896、‘律’3789)



[佛学大词典]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管理员信箱 alanruochu_99@126.com [沪ICP备050066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