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密文库 般若文海 大藏经 佛教音乐 在线抄经
佛教辞典
大藏经全文检索
佛教辞典总汇[在线阅读]
 
 选择要查阅的辞典
  佛学大词典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中国百科全书
  英汉对照词典
  三藏法数
  佛学常见辞汇
  法界次第初门
  法门名义集
  俗语佛源
  法相辞典
  翻译名义集
  佛学次第统编
  五灯会元
  南传佛教英文辞典
  历代名僧辞典
  阅藏知津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阿含辞典
  佛识慧集
 
【禅宗艺术 】

佛教东传,对中国及日本之文化、思想、艺术等各方面影响至钜,其中尤以禅宗对两国在艺术上之影响最具特色。

 (一)中国:禅宗浑简锋利、超然特立之思想,为中国画坛开启一种笔节形具、气韵有致的禅画之风。东汉至六朝之五百年间,有张僧繇、顾恺之、陆探微、宗少文等,为‘墨戏’、‘画禅’之先河。禅画正式始于唐代,有南北二宗之别。北宗以李思训父子为首,笔法工整,色彩浓烈,庄严而典丽。南宗则尊诗佛王维为始祖,王维首创泼墨山水,以渲染画法一变历来之钩研画法,蔚为时风,其传人有张璪、王墨等。世评此二宗之别为:‘李派朴细,无士气;王派虚和萧散。’

 迨至宋代,禅画更臻于心物合一之空灵境界,画风超然象外,大胆运用空白,呈现空灵清净之悟境。此期以荆浩、关同、董源、巨然、米芾父子等为代表,皆承南宗之风。另有范宽、江参、郭忠恕等亦为南宗健将。其中以米芾父子独创之‘无根树’、‘蒙鸿云’等画法最为特出。另有马远,自树‘一角’画法,对日本艺术影响匪浅。北宗于此时则逐渐式微。



 入元后之禅画以萧疏简放为时尚,不但绘画领域及绘画技巧更为充实,且亦建立系统性之绘画理论。至明清之际,佛教衰微,画坛兴起拟古之风,唯缺创新,但于理论之探讨,却更深湛广泛。此期以清初之石涛和尚为代表。晚近禅宗不振,故画坛亦趋于冷落。

 (二)日本:大抵而言,日本受禅宗之影响较中国更为广泛,举如绘画、俳句、园艺、茶道、建筑、能剧、剑道、箭艺等无不披靡。禅宗文化于镰仓中期(中国宋元之际)随着中国艺术品传入日本,并与日本之武家思想融合,普为大众所接受。镰仓末期至室町初期之室町美术以鉴赏及模写画为主流。

 禅宗美术早期以祖师肖像、宗教人物画及顶相画(禅高僧画像)为主。镰仓以后,逐渐盛行一种将所体悟之禅机,形绘于画面,将禅之精神予以造形化之‘禅机画’,并从禅宗之自然观及生活中,逐渐演释成一种新的山水画,即用简素之墨色与线条,及‘空白’之技巧运用,寓禅之意境于简单朴素之画面中。又因受南宋画家马远‘一角’画法之影响,而形成一股参差不齐、不拘形式之绘画特征,日后亦成为日本禅宗艺术之主流。然若从如拙、明兆、周文、雪舟等名家绘画系统之发展历程观之,可了解此时已由模仿中国绘画时代演至独树日本禅画画风之时代。

 此外,日本于茶道中,将禅之精神融入,成为一种无斧凿痕迹的自然生活之道。于传统能剧艺术中,简洁之对白,单纯之舞台和布景,亦无不暗含禅之哲理。于著名的俳句文学中,更有深远之影响,此可以十七世纪伟大诗人芭蕉之作品为代表。于庭园艺术,由于将禅理融入传统山水庭园之组合规则中,而将庭园艺术带入顶峰,室町时代所造之龙安寺之石园可说最具代表性。其他如剑道、建筑、箭艺等亦然,凡是受禅启示之艺术,莫不皆以其本身之艺术特性,对世界当下直观,作生动而又活泼之表现。



[佛学大词典]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管理员信箱 alanruochu_99@126.com [沪ICP备050066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