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密文库 般若文海 大藏经 佛教音乐 在线抄经
佛教辞典
大藏经全文检索
佛教辞典总汇[在线阅读]
 
 选择要查阅的辞典
  佛学大词典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中国百科全书
  英汉对照词典
  三藏法数
  佛学常见辞汇
  法界次第初门
  法门名义集
  俗语佛源
  法相辞典
  翻译名义集
  佛学次第统编
  五灯会元
  南传佛教英文辞典
  历代名僧辞典
  阅藏知津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阿含辞典
  佛识慧集
 
【三智 】

(一)指大智度论卷八十四释三慧品所说之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一)一切智,即了知一切诸法总相之智。总相即空相。此智乃声闻、缘觉之智。(二)道种智,又作道种慧、道相智。即了知一切诸法别相之智。别相即种种差别之道法。此智乃菩萨之智。(三)一切种智,又作一切相智。即通达总相与别相之智,即佛智。天台家认为,此三智为空、假、中三观所成,即一切智为空观所成,道种智为假观所成,一切种智为中观所成。又依空、假、中三观之义,别立二种三智,即:(一)别相三智,别教菩萨次第修习别相三观,成就一切智、道种智,乃至修习中道观,了见佛性,成就一切种智,常住涅槃。(二)一心三智,不依别相之次第,融三谛于一境,即于一心而作三观,故所发之三智亦于一心中证得,无前后之别。又华严经疏卷四亦举出俗智、真智、中道智三智,其中真智即观照真谛空理之智,相当于一切智;俗智即观照俗谛诸法差别之智,相当于道种智;中道智不偏真俗二边,双遮双照,相当于一切种智。[大品般若经卷一、大智度论卷二十七、摩诃止观卷三上、观音玄义卷下](参阅‘一切智’14、‘一切种智’19、‘道种智’5655)

 (二)指菩萨地持经卷三方便处无上菩提品所说之清净智、一切智、无碍智。(一)清净智(梵s/uddha -jn~a^na ),即观第一义,断除一切烦恼习,而离障无染之智;此乃如来之第一义智。(二)一切智(梵sarva -jn~a^na ),即了知一切时、一切界、一切事、一切种等一切法相之智;此乃如来世谛之智。(三)无碍智(梵asan%ga -jn~a^na ),又作无滞智。即于上记四种一切法相,发心即知,不假方便,不假思量,了达无碍之智;此乃如来世谛之智。此三智为三种般若中之观照般若所摄,亦为一切种智所摄。[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八、大乘义章卷十九]

 (三)指楞伽经卷三所说之世间智、出世间智、出世间上上智。(一)世间智(梵laukika -jn~a^na ),即凡夫外道之智。凡夫、外道于一切法种种分别,执著有无,而不能出离世间。(二)出世间智(梵lokottara -jn~a^na ),即声闻、缘觉之智。声闻、缘觉修四谛十二因缘,能出离世间。然犹堕自共之相,以为有生死可厌,有涅槃可求。(三)出世间上上智(梵lokottaratama -jn~a^na ),即诸佛菩萨之智。诸佛菩萨观一切法寂静,不生不灭,得如来地,超出声闻、缘觉之智。

 (四)指外智、内智、真智。(一)外智,善能分别明了六根六尘之境、博览古今、通晓俗事之智。(二)内智,善能灭除无明烦恼、心意寂静之智。(三)真智,善能通达净秽同体无别、万物本自寂静之智。[宝藏论离微体净品]



[佛学大词典]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管理员信箱 alanruochu_99@126.com [沪ICP备050066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