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密文库 般若文海 大藏经 佛教音乐 在线抄经
佛教辞典
大藏经全文检索
佛教辞典总汇[在线阅读]
 
 选择要查阅的辞典
  佛学大词典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中国百科全书
  英汉对照词典
  三藏法数
  佛学常见辞汇
  法界次第初门
  法门名义集
  俗语佛源
  法相辞典
  翻译名义集
  佛学次第统编
  五灯会元
  南传佛教英文辞典
  历代名僧辞典
  阅藏知津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阿含辞典
  佛识慧集
 
【难行道易行道 】

略称难易二道。为净土教所立之判教。净土教将佛陀一代之教法大别为二种,即难行道与易行道。以陆路步行之难,比喻众生于五浊恶世欲凭自力而期入圣得果之修行,称为难行道;反之,以水上航行之易,此喻众生依佛之慈悲与广大智慧,而往生净土、证果开悟之法门,称为易行道。此系根据龙树所判难易二道之说。十住毗婆沙论卷五(大二六·四一中):‘佛法有无量门,如世间道有难有易,陆道步行则苦,水道乘船则乐;菩萨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进,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

 据昙鸾于往生论注卷上谓,于无佛之世,经长时勤行精进而至不退转地甚难,称为难行道。昙鸾又将难行道分为五种,即:(一)外道相善,乱菩萨法。(二)声闻自利,障大慈悲。(三)无顾恶人破他之胜德。(四)颠倒善果,能坏梵行。(五)唯是自力,无他力依持。如上五事触目皆是,一如陆路步行之苦。书中并谓,若人行易行道,仅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则乘佛愿力,得以往生净土,此即如水路乘船之乐。

 唐代之净土教高僧道绰于安乐集卷上亦依此说,将一切行法分为自力与他力、自摄与他摄二种,而立圣道、净土二门之判教,谓圣道门即难行道,乃自力与自摄之行法;净土门即易行道,乃他力与他摄之行法。其后,日本之源信、源空、亲鸾等亦继之演布此说,如亲鸾‘二双四重’之说,即于圣道门难行道中更分出竖出、竖超二种,而将期待历劫修行成果之法相、三论等主张渐教之宗派判为竖出,将期待即身成佛证果之佛心、真言、法华、华严等主张顿教之宗派判为竖超。

 又龙树之十住毗婆沙论卷五所说之易行道系指称念诸佛菩萨名号之修行法,然至后世,中、日高僧如昙鸾、源空等诸师,则专就弥陀一佛来论其易行,且强调他力本愿之殊胜功德,称之为易行道。[安乐集卷下、往生论注记卷一、选择本愿念佛集卷上、愚秃钞卷上]



[佛学大词典]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管理员信箱 alanruochu_99@126.com [沪ICP备050066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