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密文库 般若文海 大藏经 佛教音乐 在线抄经
佛教辞典
大藏经全文检索
佛教辞典总汇[在线阅读]
 
 选择要查阅的辞典
  佛学大词典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中国百科全书
  英汉对照词典
  三藏法数
  佛学常见辞汇
  法界次第初门
  法门名义集
  俗语佛源
  法相辞典
  翻译名义集
  佛学次第统编
  五灯会元
  南传佛教英文辞典
  历代名僧辞典
  阅藏知津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阿含辞典
  佛识慧集
 
【论诤 】

据传佛陀入灭后,教团中即有论诤产生。未参加第一次经典结集之富兰那(巴Pura^n!a ),即不承认结集之结果。佛陀入灭后一百年顷,毗舍离城之跋耆比丘(巴Vajjiputta=ka )等,与上座部耶舍长老(梵Ya=sa )等,为‘十事非法’之问题,而引发论诤,遂导致第二次之结集。其后,说一切有部之迦湿弥罗派与健驮逻派;中观派中之佛护与清辨;瑜伽派之月官(梵Candragomin )与中观派之月称(梵Candraki^rti );瑜伽派之戒贤与中观派之智光等,均曾有所论诤。

 此外,于锡兰,大寺之上座部与无畏山寺之法喜部,亦曾产生论诤。至于西藏,于乞栗双提赞王(藏Khri-s ron%-lde-brtsan)时代之莲华戒(梵Kamala -s/i^la )与唐朝之大乘和尚,亦有一场著名之论诤。在缅甸,相传于十八世纪,偏袒派(巴Ekam!sika )与通肩派(巴Pa^rupan!a )等之间,亦有直接或间接之论诤。

 在中国,唐代四分律宗之东塔宗之怀素与相部宗之定宾有新旧两疏之对立,法相宗之慧沼与圆测,南宗禅与北宗禅,北宋时代天台宗之山家派与山外派,四分律宗允堪之会正宗与元照之资持宗,明末杨岐宗之虎丘派与三峰派等,均起佛教内部之论诤。

 此外,三国时代亦发生儒、释、道三教间之论诤,而西晋之释道二教论诤,道教常遭论破,遂有道士王浮伪撰老子化胡经之事;东晋时代亦有关于因果报应、神识不灭、沙门不敬王者等之论诤;另如北魏、北周、唐等之破佛毁佛事件,亦常因释道二教或儒释道三教之论诤所引发。唐末之后,三教之论诤渐次形式化,其后虽亦有论诤,然三教融合之说渐占优势。至明代,基督教势力东来之时,智旭等人亦曾撰文对基督教有所论驳。

 在日本,最澄、源空、日莲等各宗宗祖与传统教团间皆有论诤;真言宗之‘新义’与‘古义’,日莲宗之‘不受不施’,天台宗之‘安乐律’等均曾引发教团内部之论诤。另于教外论诤方面,如佛教传入之初,即与神道产生论诤,至平安朝末期之‘神佛习合’,始相容而不悖;然至江户时代,神道家与儒家皆兴起排佛之议,遂造成明治时代之神佛分离。此外,明治以后之佛教界亦常有学术上之论诤等。



[佛学大词典]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管理员信箱 alanruochu_99@126.com [沪ICP备050066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