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密文库 般若文海 大藏经 佛教音乐 在线抄经
佛教辞典
大藏经全文检索
佛教辞典总汇[在线阅读]
 
 选择要查阅的辞典
  佛学大词典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中国百科全书
  英汉对照词典
  三藏法数
  佛学常见辞汇
  法界次第初门
  法门名义集
  俗语佛源
  法相辞典
  翻译名义集
  佛学次第统编
  五灯会元
  南传佛教英文辞典
  历代名僧辞典
  阅藏知津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阿含辞典
  佛识慧集
 
【意趣 】

意志之趋向。即内心所欲表示之意向。佛陀说法有平等、别时、别义和补特伽罗等四种意趣,称为四意趣或四意。

 (一)平等意趣,又作平等意。此为蠲除分别见,立于平等之立场所说。例如,释迦牟尼佛虽非昔日之毗婆尸佛,但站在平等之立场,其所证悟之真理,与诸佛平等不二,故亦可谓‘我是毗婆尸佛’。

 (二)别时意趣,又作别时意。即为除去懈怠之障碍而宣说之教法。例如众生修行之利益将见于别时,然为免众生懈怠,故以即时可得之方便说法鼓励之,例如称念阿弥陀佛即可往生极乐世界,此即最佳之说明。然此亦有二说,一为一行别时意,一为唯愿别时意。前者谓不具足万行则无法成佛,却说唯念佛一行即可成佛,故又称成佛别时意。后者谓不具足愿行则不得往生,却说仅凭发愿即得往生,故又称唯愿无行别时意、往生别时意。以上两种情况皆为方便之说,若论具足万行而成佛者,或愿行具足而往生者,其实均得期于遥远之未来。

 (三)别义意趣,又作别义意。此指为除去听者轻慢教法之障,而以另一意义来说明之意趣。例如由于在过去世曾经承事诸佛,故今日得以了解大乘佛法。此‘了解’其实便是‘证悟’之意。

 (四)补特伽罗意趣,又作众生意乐意趣、众生乐欲意。补特伽罗(梵pudgala )系指人,意谓众生。此乃随顺众生之性格、志向而宣说各种教法,藉以打破其低层次之满足感。例如对贪吝者则赞叹布施行为;对执着于布施者,则斥责布施之行为。[摄大乘论卷中(梁译)、摄大乘论卷上(魏译)、摄大乘论释论卷五、摄大乘论本卷中、观经玄义分传通记卷五]



[佛学大词典]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管理员信箱 alanruochu_99@126.com [沪ICP备050066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