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密文库 般若文海 大藏经 佛教音乐 在线抄经
佛教辞典
大藏经全文检索
佛教辞典总汇[在线阅读]
 
 选择要查阅的辞典
  佛学大词典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中国百科全书
  英汉对照词典
  三藏法数
  佛学常见辞汇
  法界次第初门
  法门名义集
  俗语佛源
  法相辞典
  翻译名义集
  佛学次第统编
  五灯会元
  南传佛教英文辞典
  历代名僧辞典
  阅藏知津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阿含辞典
  佛识慧集
 
【十行 】

(一)菩萨修行之五十二阶位中,指第二十一至第三十位所修之十种利他行。又作十行心。即:(一)欢喜行,菩萨以无量如来之妙德,随顺十方。(二)饶益行,善能利益一切众生。(三)无嗔恨行,修忍辱,离嗔怒,谦卑恭敬,不害自他,对怨能忍。(四)无尽行,又作无屈挠行。菩萨行大精进,发心度一切众生,令至大涅槃而无松懈。(五)离痴乱行,常住正念不散乱,于一切法无痴乱。(六)善现行,知无有法,三业寂灭,无缚无著,而亦不舍教化众生。(七)无著行,历诸尘刹供佛求法,心无厌足,而亦以寂灭观诸法,故于一切无所著。(八)尊重行,尊重善根、智慧等法,悉皆成就,由之更增修二利行。(九)善法行,得四无碍陀罗尼门等法,成就种种化他之善法,以守护正法,令佛种不绝。(十)真实行,成就第一义谛之语,如说能行,如行能说,语行相应,色心皆顺。

 修十行之目的有四:(一)厌有为。(二)求菩提、满佛德。(三)欲于现在、未来世中救度众生。(四)求实际、证法如。以是故修诸行。有关菩萨于何阶位修此十行,经论或以为三贤位之一,或六种性中之性种性,或五位中之资粮位。[旧华严经卷十一之十行品、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八、大乘义章卷十四、华严五教章卷二]

 (二)菩萨之十种修行。即:(一)信,信仰佛、法。(二)悲,拔众生苦。(三)慈,施乐与众生,对诸众生而起众生缘,知众生无实体、自性而起法缘,观五蕴之空而起无缘。(四)舍,行内外二施,令众生心安。(五)不疲倦,指行世间、出世间之行而不疲倦。(六)知经书,指知五明。(七)知世智,知晓世间实际之事、义。(八)惭愧,耻罪过而生惭愧。(九)坚固力,自守佛道而不退失,更能向上转进。(十)供养,供养诸佛及如其教说修行。[旧华严经卷二十三、菩萨地持经卷三、卷七、十地经论卷三]

 (三)十行摄善法。即:(一)慈悲行(不杀生),(二)少欲行(不偷盗),(三)净梵行(不邪淫),(四)谛语行(不妄语),(五)明慧行(不饮酒),(六)护法行(不说人过),(七)息恶推善行(不自赞毁他),(八)财法俱施行(不悭法财),(九)忍辱行(不嗔恚),(十)赞三宝行。[禅戒篇]

 (四)又指身、口、意所行之十种恶行为,称为十恶。(参阅‘十善十恶’468)



[佛学大词典]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管理员信箱 alanruochu_99@126.com [沪ICP备050066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