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密文库 般若文海 大藏经 佛教音乐 在线抄经
佛教辞典
大藏经全文检索
佛教辞典总汇[在线阅读]
 
 选择要查阅的辞典
  佛学大词典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中国百科全书
  英汉对照词典
  三藏法数
  佛学常见辞汇
  法界次第初门
  法门名义集
  俗语佛源
  法相辞典
  翻译名义集
  佛学次第统编
  五灯会元
  南传佛教英文辞典
  历代名僧辞典
  阅藏知津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阿含辞典
  佛识慧集
 
【唵 】

悉昙字亴(om!)。为冠于咒文最初之祈祷语,含有神圣之意。原于吠陀为应诺之义,又用为咒文及祈祷文首先发音之圣音(梵pran!ava )。至奥义书附加秘密之义,成为观想之对象,进而作为梵、世界,依此观想之实修为达到第一义(梵)之法。唵之字义,秘藏记末列有归命、供养、三身、惊觉、摄伏等五种,通常仅用前三种。本字由豙(a,阿)、圐(u,乌)、軰(ma,莽)三字合成。阿,为菩提心、诸法门、无二、诸法果、性、自在等之义,亦为法身之义;乌,为报身之义;莽,为化身之义。合三字共为唵字,摄义无边,故为一切陀罗尼首。密教不仅采用神咒之形式,亦摄取各种解释法。咒文中冠唵字者甚多,如大日真言‘唵阿卑罗哞欠娑婆诃’、西藏喇嘛教六字明咒‘唵嘛呢叭□吽’等皆是,若修观此唵字,则三身成现加持护祐行者,即以此功德,而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盖组成唵字之三字,在古代印度思想之中,表男、女、中三性,或表示过去、现在、未来三时,又配于三吠陀,或配觉、梦、熟眠三态,或配火、风、日三种,或配食、水、月,或配天、空、地。而后印度教中,又比拟为毗湿奴(梵Vis!n!u )、湿婆(梵S/iva )、梵(梵Bra^hman )等三者,亦即司掌护持、破坏、创造之三神一体(梵trimu^rti )。[守护国界经卷九、秘藏记钞卷九]



[佛学大词典]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管理员信箱 alanruochu_99@126.com [沪ICP备050066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