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密文库 般若文海 大藏经 佛教音乐 在线抄经
佛教辞典
大藏经全文检索
佛教辞典总汇[在线阅读]
 
 选择要查阅的辞典
  佛学大词典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中国百科全书
  英汉对照词典
  三藏法数
  佛学常见辞汇
  法界次第初门
  法门名义集
  俗语佛源
  法相辞典
  翻译名义集
  佛学次第统编
  五灯会元
  南传佛教英文辞典
  历代名僧辞典
  阅藏知津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阿含辞典
  佛识慧集
 
【梵 】

梵名Brahman 。音译梵摩、婆罗贺摩、勃蓝摩、跋滥摩。意译寂静、清净、离欲。(一)为印度正统婆罗门教思想之最高原理。据梨俱吠陀(梵R!g -veda )之记载,祈祷主(梵Br!haspati )为最上神,是由祭司支配者演变为宇宙之创造神,为宇宙生成原理。又据梵书(梵Bra^hman!a )文献之创造神话中,为形成新的万有根本原理,于是融合以上诸原理,演成生主(梵Praja^pati ),为被崇拜的根本神格。初时,梵,意指吠陀之赞歌、祭词、咒词等,同时被视为其本质即神秘之力量。自吠陀至上、祭祀万能之梵书时代以降,成为世界根源之创造原理,被视为生主的创造物之一。尔后两者又被视为同一,其后,生主作为人格神之色彩淡薄,逐渐为单纯之世界原理而存立,随着梵之崇拜兴起,梵代替生主为世界万有之原理,而生主被视为依存于中性原理本有之梵(梵Brahman svayam!bhu^ ),并位居其下位,遂以梵为主体,展开宇宙创造说。宇宙最高之原理梵成立后,对之深深探究与思索之结果,确立梵与我(梵a^tman )一体化之梵我一如说,此为奥义书(梵Upanis!ad )泛神论哲学之中心观念,遂成为贯通印度宗教、哲学思想之根本思想。(参阅‘婆罗门教’4464、‘梵我一如’4633)

 (二)梵具有清净之义,从事清净之行,尤其指断淫欲之事,称为梵行;行淫欲者,称为非梵行。清净之十戒,称为梵净十戒。佛、菩萨美妙之音声,称作梵音声、梵声、梵音;其响称为梵响。梵音相为佛三十二相之一。佛之清净法身,称为梵身。佛堂伽蓝又称梵刹、梵宇、梵阁,寺院之吊钟一称梵钟。佛学又称梵学,印度又称梵土。梵行先生为僧之异称,梵仪指僧侣之威仪。

 (三)意指梵语。例如,以梵语撰写之典籍,称作梵本。梵夹指以贝叶书写成之梵字经典。

 (四)意指梵天之略称。色界诸天离欲清净,总名梵天。大智度论卷三十五(大二五·三一五下):‘色界都名为梵,(中略)又梵为色界初门。’



[佛学大词典]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管理员信箱 alanruochu_99@126.com [沪ICP备050066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