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密文库 般若文海 大藏经 佛教音乐 在线抄经
佛教辞典
大藏经全文检索
佛教辞典总汇[在线阅读]
 
 选择要查阅的辞典
  佛学大词典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中国百科全书
  英汉对照词典
  三藏法数
  佛学常见辞汇
  法界次第初门
  法门名义集
  俗语佛源
  法相辞典
  翻译名义集
  佛学次第统编
  五灯会元
  南传佛教英文辞典
  历代名僧辞典
  阅藏知津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阿含辞典
  佛识慧集
 
【恩 】

一切事物皆依因缘方能相互生存,此即恩之所在。佛教所说之恩,可分积极的与消极的两面。积极的恩,即心存恩念,此为修行佛道之根本要素。例如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所举父母之恩、国王之恩、众生之恩、三宝之恩等四恩,为吾人所必须常思常念者;其中,尤言孝养父母之功德与供养佛相等。此外,如来以大愿力救度众生之恩德亦须思之、感之。消极的恩,例如亲子、夫妇之恩爱,常妨碍佛道之修行,故必须斩断。据法苑珠林卷二十二载,僧侣于出家得度时,有一偈云(大五三·四四八中):‘流转三界中,恩爱不能脱;弃恩入无为,真实报恩者。’

 我国与日本皆重视恩之思想,而印度佛教则不甚强调,如于‘人施设论’(巴Puggala-pan~n~atti )一书中言及世间值得重视与赞美之人有二类,一为施恩者,另一为知恩而又感恩者。‘知恩者’,其巴利文原语为 katan~n~u^,直译之,则为能感知他人恩惠之人。汉字中恩字,即‘因’与‘心’所构成,其意与原语之意可谓不谋而合,故亦可谓无论何事,举凡促成今日状态之一切原因,皆须常存心内,深刻思念。[增一阿含经卷十一](参阅‘四恩’1747)



[佛学大词典]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管理员信箱 alanruochu_99@126.com [沪ICP备050066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