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密文库 般若文海 大藏经 佛教音乐 在线抄经
佛教辞典
大藏经全文检索
佛教辞典总汇[在线阅读]
 
 选择要查阅的辞典
  佛学大词典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中国百科全书
  英汉对照词典
  三藏法数
  佛学常见辞汇
  法界次第初门
  法门名义集
  俗语佛源
  法相辞典
  翻译名义集
  佛学次第统编
  五灯会元
  南传佛教英文辞典
  历代名僧辞典
  阅藏知津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阿含辞典
  佛识慧集
 
【客尘 】

梵语akasma^t-kles/a。又作客尘烦恼。即烦恼之义,此系相对于‘自性清净’一词而立者。所谓烦恼,本非心性固有之物,乃因迷理而起,故称为客;又以烦恼能污染吾人之心性,犹如尘埃之染污万物,故称为尘。以佛法真理而言,人性本即清净无染,一无尘垢,然因外境现象纷沓,导致对境生迷而心生烦恼。注维摩经卷五(大三八·三七八中):‘心遇外缘,烦恼横起,故名客尘。’

 又以‘尘’之一词,本为色体之极微细者,故以之喻客尘烦恼如尘埃般微小却无所不在,遍布三千大千世界,修道者需祛除此客尘方能成圣果。最胜王经卷一如来寿量品(大一六·四○七上):‘烦恼随惑,皆是客尘;法性是主,无来无去。’此一说法,于小乘部派时代,即为分别论者所主张,其后大乘佛教承袭此一思想,尤以如来藏系等大乘诸经论特重之,而强调众生之心本为自性清净之如来藏,后受外境之流转所染,遂衍生客尘烦恼。例如首楞严经卷一(大一九·一○九下):‘一切众生不成菩提及阿罗汉,皆由客尘烦恼所误。(中略)譬如行客投寄旅亭,或宿或食。食宿事毕,俶装前途,不遑安住。若实主人,自无攸往。如是思惟,不住名客,住名主人;以不住者,名为客义。又如新霁,清旸升天,光入隙中,发明空中诸有尘相,尘质摇动,虚空寂然。如是思惟,澄寂名空,摇动名尘;以摇动者,名为尘义。’即谓一切动摇不住之物皆为客尘,而非实身实境,然凡愚之人则必以动者为实有之身,以动者为实有之境,遂于终始之间,念念随其生灭,一味颠倒行事,遗失真性。既失其真,反认客尘为自身,遂于轮回之中自取流转。

 此外,佛性论卷四列举一切客尘烦恼凡有九种,即:随眠贪欲烦恼、随眠嗔、随眠痴、贪嗔痴等极重上心惑、无明住地、见谛所灭、修习所灭、不净地、净地惑。[楞伽经卷七、维摩经卷中、大毗婆沙论卷四]



[佛学大词典]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管理员信箱 alanruochu_99@126.com [沪ICP备050066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