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密文库 般若文海 大藏经 佛教音乐 在线抄经
佛教辞典
大藏经全文检索
佛教辞典总汇[在线阅读]
 
 选择要查阅的辞典
  佛学大词典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中国百科全书
  英汉对照词典
  三藏法数
  佛学常见辞汇
  法界次第初门
  法门名义集
  俗语佛源
  法相辞典
  翻译名义集
  佛学次第统编
  五灯会元
  南传佛教英文辞典
  历代名僧辞典
  阅藏知津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阿含辞典
  佛识慧集
 
【度牒 】

在我国或日本,由官方颁发出家得度僧侣之证明书,称为度牒。北魏时代即存此制。唐开元十七年(729)下诏令天下僧尼每三年造籍册,天宝六年(747)令天下僧尼隶属于两街功德使,并由尚书省祠部司出具,称祠部牒,僧尼以此牒为身分凭证,可免徭役。宣宗大中十年(856)开始授予受戒者证明文书,称戒牒。无度牒之僧侣,称私度僧,并不为官方所承认,迄清代为止,代代沿用。至民国以后,始由中国佛教会授予;然今所发者为戒牒,而非度牒。

 一般而言,度牒颁予试经(得度之际,作读经或解释经论之试验)合格者,然其他仍不免趋附特恩、纳金(缴纳香水钱以购度牒之事)等情况。如唐肃宗至德元年(756 )为得军资,以宰相裴冕之奏,纳钱一百缗者,发给度牒,准予剃发,此为鬻度牒之始。至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七月,一说英宗治平四年(1067)十月,因岁饥河决,用司谏钱辅之言,再行鬻度牒,后其风不绝,且伪造者甚多,故于南宋高宗绍兴三年(1133)八月,采朱异之议,使用绫牒。南宋亦有滥售度牒之例,史称免丁钱或清闲钱。又于唐代以后,牒本用绢本,至宋真宗,改用为纸本。从当时祠部所颁发之牒本,可知于天禧三年(1019)一年,全国度僧人数多达二十三万。至宋神宗时,度牒之情形更为一般化,而开始发行‘空名度牒’,即牒本上不记法名之空牒。

 佛祖统纪卷四十七绍兴十五年条下记载(大四九·四二五下):‘敕天下僧道,始令纳丁钱,自十千至一千三百,凡九等,谓之清闲钱。年六十已上及残疾者,听免纳。’此外,僧侣行脚之际,须随身携度牒,挂搭时以示维那,以证其为公度之僧。

 日本自奈良朝以后,于得度时先颁度牒,受戒时授给戒牒。其后,制度松弛,镰仓时代,佛乘禅师慧广即于同一日颁给度牒及戒牒。明治以后则依各宗管长惯例授予。[敕修百丈清规卷下大众章沙弥得度、两序章维那、大宋僧史略卷中祠部牒附](参阅‘戒牒’2914)



[佛学大词典]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无量香光佛教世界] 管理员信箱 alanruochu_99@126.com [沪ICP备05006631号]